加强课程教材评价是健全课程教材监管的重要形式。课程方案是否合理,课程标准是否得当,教材质量是否优良,都需要全面的评价。相对来说,高等教育的课程教材评价开展得比较有特色,主要措施有国家级规划教材评选与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评选与建设等。诸如此类课程教材评价措施的实施,促进了高校教材优胜劣汰,提高了教材编写者的质量意识,编写了一大批有特色、高质量的高校教材。这一经验,对于其他教育领域的教材建设也具有借鉴作用。
2.加强课程研究,鼓励实践探索
课程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专业工作,离不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总体来说,我国课程的实践探索是比较丰富的,而课程研究相对滞后。努力改变课程研究滞后的局面,是推进课程教材改革必须抓好的重要工作。应通过课程研究,揭示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阐明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确立课程评价的基本标准和形式,并具体探讨我国当前课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历史机遇,找出行之有效的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
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实践探索。我国的课程传统整体上是强调统一性的,这对于保证基本教育质量,规范办学行为是有意义的。当前,我国面临人才多样化的现实挑战,在保证课程体系统一性的同时,如何增强课程的适应性,调动和发挥基层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对于教育工作者针对实际教育问题开展的课程教材改革探索,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扶持。近年来,中小学在学校课程、特色课程等方面的多样化探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高校在网络课程和学科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也硕果累累。这些实践探索,对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是很有意义的。希望和出路总是在实践探索中获得的,鼓励多样探索,必将收获累累果实。